酱香型白酒的工艺、特性和特点
来源:公司动态 2022-08-27
酱香型白酒分类,工艺(酱香白酒有哪些)
1、捆沙酒:也叫“坤沙酒”或“坤籽酒”,也即常说的“正宗的酱香型白酒”,严格按照传统的茅台酒工艺进行生产,生产周期长达十个月,出酒率低,品质最好;其灵魂是“回沙”工艺,即是将原料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并经过三年以上窖藏才能够出厂,其高粱不能够粉碎,破碎率小于等于20%。
2、碎沙酒:即用粉碎的高粱酿出的酒称为“碎沙酒”,“碎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较高,品质一般。其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
3、翻沙酒:用捆沙酒最后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酿出的酒称为“翻沙酒”,其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品质较次。4、窜香酒:用捆沙酒最后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馏后的产品,产品质量差,成本低廉。市面上出售的几元到二十几元一瓶的酱香型白酒,基本都是这类产品。
酱香型白酒三大保健特性:
1.不上头——酱香型白酒蒸馏时接酒温度高达40℃以上,比其它酒接酒时的温度高达近一倍,高温下易挥发物质自然挥发掉得多,并且酱香型白酒需经过三年以上的贮存,贮存损失高达2%以上,易挥发物质再次被挥发掉了很大一部分,因此酒体中保存的易挥发物质少,自然对人体的刺激少,有益于健康。
2.酸度高——酱香型白酒的酸度是其它酒的3至5倍,而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为主。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西医也认可,食酸有利于健康。道教和佛教也很重视酸的养生功能。
3.酚类化合物多——酱香型白酒的酚类化合物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趋向于选择干红葡萄酒,原因在于干红葡萄酒含有较多的酚类化合物,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酱香型白酒中酚类化合物是其它名优白酒的3至4倍,可见酱香型白酒与干红葡萄酒有异曲同工之妙。
酱香型白酒的特点:
1.香气——酱香型白酒香气的组成成分极为复杂,至今尚未有定论,但目前的观点普遍认为,酱香是由高沸点的酸性物质与低沸点的醇类组成的复合香气。
2.酒体——酱香型白酒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颜色清澈透明,并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增长而呈微黄色。